常州酌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
第三節(jié) 教育與科學技術

(一)科學技術對教育的影響

1.科學技術能夠改變教育者的觀念

科學發(fā)展水平決定了教育者的知識水平和知識結構,影響到他們對教育內容、方法的選擇和方法的運用,也會影響到他們對教育規(guī)律的認識和教育過程中教育機制的設定。

2.科學技術能夠影響受教育者的數量和教育質量

1)科學的發(fā)展及其在教育上的廣泛運用,使教育對象得以擴大。

2)科學發(fā)展正日益揭示出教育對象的身心發(fā)展規(guī)律,從而使教育活動遵循這種規(guī)律

3.科學技術可以影響教育的內容、方法和手段

例題七:1995年我國政府第一次明確提出了(科教興國)戰(zhàn)略。

(二)教育對科學技術發(fā)展的作用

1.教育能完成科學知識的再生產

學校教育是科學知識再生產的最主要途徑。

教育作為科學知識的再生產,傳承與加工。

2.教育推進科學的體制化

早先,科學研究只是少數人的智力游戲活動,是為了好奇心的滿足。17、18世紀以后,出現了職業(yè)的科學家,出現了專門的科學研究機構,這被稱為“科學的體制化”。它與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有著密切的關系,因為最初很多科研機構是建在大學里的。

3.教育具有科學研究的功能(學校承擔了大量的課題)

4.教育具有推進科學技術研究的功能 (科技在教育領域運用的刺激)

例題八:教育是科學知識和技術________的重要手段。(再生產)

(三)信息技術與教育 (信息技術三次發(fā)展)

1.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于知識的觀念(知識的數量與質量)

2.信息技術改變著人們關于學習和教育的觀念(對教育要素發(fā)生的思考)

3.信息技術的日益成熟和普及為實現教育的第三次飛躍提供了平臺。

1)信息技智能化,個性化教育。

2)實現了人機互動模式,個性反饋。

3)促進師生關系的民主化。(師生尊卑)

4.傳統(tǒng)的學校教育與網絡教育的不同:
 (1)傳統(tǒng)學校教育是“金字塔形”的登記制教育,網絡教育是“平等的”開放式教育;
 
(2)傳統(tǒng)學校教育由他人掌握的“篩選制度”評定優(yōu)劣,網絡教育依據自己的“興趣選擇”評定;
 
(3)傳統(tǒng)學校教育是“年齡段教育”,網絡教育是“跨年齡段教育”或“無年齡段教育”;
 
(4)傳統(tǒng)學校教育存在時空限制,網絡教育是跨時空的教育。

垦利县| 三原县| 定远县| 桃源县| 余姚市| 阜平县| 永昌县| 邵阳市| 安阳市| 喀喇沁旗| 安塞县| 安庆市| 大厂| 淮滨县| 灵台县| 砀山县| 梅河口市| 黔西| 靖安县| 利川市| 平果县| 小金县| 敦煌市| 堆龙德庆县| 抚宁县| 汉沽区| 彝良县| 醴陵市| 阿克陶县| 独山县| 长葛市| 阿鲁科尔沁旗| 宕昌县| 阜宁县| 类乌齐县| 鄢陵县| 兴安盟| 长寿区| 贺兰县| 达尔| 游戏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