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州酌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
當前位置:

2018教師招聘小學教育心理學模擬預測試卷三

發(fā)表時間:2018/3/8 14:04:11 來源:互聯(lián)網 點擊關注微信:關注中大網校微信
關注公眾號

本文導航

六、簡述題(每小題5分,共20分)

1、簡要說明20世紀80年代后教育心理學的發(fā)展成果。

【答案】

【解析】

(1)主動性研究:研究如何使學生主動參與教與學的過程,并對自身的心理活動作更多的控制。

(2)反思性研究:研究如何促使學生從內部理解所學內容的意義,并對學習進行自我調節(jié)。

(3)合作性研究:研究如何使學生共享教與學中所涉及的人類資源,如何在一定背景下將學生組織起來一起學習。

(4)社會文化研究:研究社會文化背景是如何影響學習過程與結果的。

(5)信息技術教育應用的研究。

2、如何創(chuàng)設問題情境?

【答案】

【解析】

首先要求教師熟悉教材,掌握教材的結構,了解新舊知識之間的內在聯(lián)系;此外要求教師充分了解學生已有的認知結構狀態(tài),使新的學習內容與學生已有水平構成一個適當?shù)目缍?,這樣才能創(chuàng)設問題的情境。問題情境創(chuàng)設的方式多種多樣,并應貫穿在教學過程的始終。

3、怎樣理解品德的定義?

【答案】

【解析】

品德是道德品質的簡稱,是社會道德在個人身上的體現(xiàn),是個體依據(jù)一定的社會道德行為規(guī)范行動時表現(xiàn)出來的比較穩(wěn)定的心理特征和傾向。

首先,品德反映了人的社會特性,是將外在于個體的社會規(guī)范的要求轉化為個體的內在需要的復雜過程。

其次,品德具有相對的穩(wěn)定性。

再次,品德是在道德觀念的控制下,進行某種活動、參與某件事情或完成某個任務的自覺行為,也就是說,指認識與行為的統(tǒng)一。

4、學習策略訓練的方法有哪些?

【答案】

【解析】

(1)指導教學模式;(2)程序化教學模式;(3)完形訓練模式;(4)交互式教學模式;(5)合作學習模式。

(責任編輯:)

9頁,當前第6頁  第一頁  前一頁  下一頁
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(tài) 更多>

近期直播

免費章節(jié)課

課程推薦

      各地資訊

      考試科目

      天水市| 大宁县| 临泉县| 高唐县| 新田县| 武汉市| 广德县| 彭泽县| 哈尔滨市| 涪陵区| 桦南县| 合作市| 康平县| 刚察县| 平定县| 县级市| 肃南| 泰顺县| 西乌| 赤峰市| 金湖县| 松潘县| 亳州市| 波密县| 霍城县| 固安县| 澎湖县| 咸阳市| 合作市| 广饶县| 鄂托克旗| 舒兰市| 斗六市| 涟源市| 枞阳县| 隆德县| 阜南县| 略阳县| 晋中市| 平和县| 鲁山县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