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州酌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
當前位置:

2019口腔醫(yī)師筆試口腔組織病理學考點復習:牙齦

發(fā)表時間:2019/8/16 15:02:52 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 點擊關(guān)注微信:關(guān)注中大網(wǎng)校微信
關(guān)注公眾號

2019口腔醫(yī)師筆試口腔組織病理學考點復習:牙齦

牙齦(gingiva):是包圍和覆蓋在牙頸部和牙槽嵴的口腔黏膜,呈淺粉紅色,堅韌而不活動。

一、表面解剖:

(一)游離齦:(free gingiva)

1.定義

(1) 游離齦:是指牙齦邊緣不與牙面附著的部分,它游離可動,呈連續(xù)的半月形彎曲,其色澤較附著齦稍紅。

(2)齦溝(gingival sulcus)-游離齦和牙面之間的一個環(huán)狀狹小的空隙,正常深度為0.5-3mm,平均為1.8mm,用探針探>3mm,認為它有炎癥。

2.齦溝界限:底部是結(jié)合上皮的冠方,內(nèi)壁是牙,外壁是齦溝上皮。

3.齦溝液

(1)成分:電解質(zhì),氨基酸,免疫球蛋白、溶菌酶等。

(2)作用

二、附著齦(attached gingiva)

1.定義

(1)附著齦——在游離齦的根方,緊密附著牙槽嵴表面的牙齦。

(2)游離齦溝(free gingival groove)——附著齦和游離齦連接處有一淺的凹溝。

2.附著齦的特點——色粉紅,質(zhì)堅韌,表面呈橘皮狀,有許多點狀凹陷,稱點彩。其作用主要是增強牙齦對機械摩擦力的抵抗。但在炎癥水腫時點彩消失,牙齦變?yōu)楣饬痢?/p>

(三)牙間乳頭(interdental papilla)

1.定義

(1)牙間乳頭(齦乳頭)——牙齦呈錐體狀充填于臨近兩牙的牙間隙部分。

(2)齦谷(gingival col)——在后牙,頰舌側(cè)齦乳頭頂端位置高,在牙臨面接觸點下相互連接處低平凹下象山谷故稱齦谷。

2.齦谷特點——牙齦炎的發(fā)生率高于其他部位.由于該處不易清潔,易形成菌斑和牙石。

二 、組織結(jié)構(gòu)

(一)上皮層

1.區(qū)別

(1)牙齦上皮:表面為不全角化,上皮釘突多而細長,使上皮與深層組織牢固地連接。偶見黑色素細胞。

(2)齦溝上皮:上皮無角化,有上皮釘突,結(jié)締組織內(nèi)常有細胞浸潤。

(3)結(jié)合上皮:表面無角化,無上皮釘突,但受到刺激時可產(chǎn)生上皮釘突。

結(jié)合上皮(junctional epithelium)

(1)定義:是牙齦上皮附著在牙表面的一條帶狀上皮,從齦溝底開始,向根尖方向附著在牙釉質(zhì)或牙骨質(zhì)的表面。

(2)特點:①在齦溝底部約含15-30層細胞,向根尖方向逐漸變薄,約含3-4層細胞,且細胞呈扁平狀,其長軸與牙體長軸平行;②上皮無角化無釘突;③在電鏡下有豐富的高爾基體,粗面內(nèi)質(zhì)網(wǎng),線粒體,胞漿中張力細絲和橋粒較少;④結(jié)合上皮細胞在牙齒表面產(chǎn)生一種基板樣物質(zhì),并以半橋粒的方式附著其上,從而使結(jié)合上皮緊密的附著在牙面上;⑤結(jié)合上皮附著位置因年齡而異:隨著年齡增長,逐漸向根方生長。

(二) 固有層

固有層中有大量膠原纖維,這些膠原纖維可分為以下五組:

1.齦牙組(dentogingival group):從牙頸部牙骨質(zhì)向冠方散開,止于牙齦固有層。它可牽引牙齦使其與牙緊密結(jié)合。

2.牙槽齦組:起自牙槽嵴向冠方展開,穿過固有層止于游離齦和附著齦固有層中。

3.環(huán)行組:位于游離齦中,呈環(huán)行排列。

4.牙骨膜組:起自牙頸部的牙骨質(zhì) ,越過牙槽嵴,進入牙槽突,前庭肌和口底。

5.越隔組:僅存于牙齒的臨面,起自牙頸部的牙骨質(zhì),水平穿過牙槽 嵴,止于臨牙的相同部位。

編輯推薦:

2019口腔執(zhí)業(yè)醫(yī)師備考方案,助力你拿證

(責任編輯:gx)

2頁,當前第1頁  第一頁  前一頁  下一頁
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(tài) 更多>
汤阴县| 灵台县| 区。| 广德县| 沐川县| 焦作市| 凤阳县| 道孚县| 宜兴市| 长治县| 察雅县| 城市| 高密市| 嘉黎县| 利津县| 柘荣县| 隆子县| 德州市| 象山县| 蓝山县| 沅江市| 莱芜市| 平安县| 南乐县| 古蔺县| 井陉县| 晋宁县| 碌曲县| 临汾市| 南漳县| 双桥区| 板桥市| 休宁县| 宁明县| 林州市| 绩溪县| 和田县| 民乐县| 邵东县| 关岭| 瑞昌市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