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州酌乒文化传播有限公司

當前位置:

主管中藥師《基礎知識》知識點:理氣劑

發(fā)表時間:2018/6/21 14:55:32 來源:互聯(lián)網(wǎng) 點擊關注微信:關注中大網(wǎng)校微信
關注公眾號

主管中藥師《基礎知識》知識點:理氣劑

一、概述

1.理氣劑的適用范圍

凡以理氣藥為主組成,具有行氣或降氣的功用,用以治療氣滯或氣逆病證的方劑,統(tǒng)稱為理氣劑。

氣滯一般以脾胃氣滯和肝氣郁滯為多見,其中脾胃氣滯常見脘腹脹痛,暖氣吞酸,嘔惡食少,大便失常等癥;肝郁氣滯常見胸脅脹痛,或疝氣痛,或月經(jīng)不調,或痛經(jīng)等癥。氣逆以肺胃氣逆為主,其中肺氣上逆主要表現(xiàn)為咳喘,胃氣上逆主要表現(xiàn)為嘔吐、噯氣、呃逆等癥。

2.理氣劑的應用注意事項

(1)臨證應注意辨別氣滯與氣逆,氣滯當行氣,氣逆當降氣。

(2)理氣藥多屬芳香辛燥之品,容易傷津耗氣,應適可而止,勿使過劑,尤其是年老體弱、陰虛火旺、孕婦或素有崩漏吐衄者,更應慎之。

二、行氣

越鞠丸(芎術丸)

【方源】 《丹溪心法》

【組成】 香附 川芎 蒼術 梔子 神曲各等分(各6~10g)

【用法】 水丸,每服6~9g,溫開水送服。亦可按參考用量比例作湯劑煎服。

【功用】 行氣解郁。

【主治】六郁證。胸膈痞悶,脘腹脹痛,噯腐吞酸,惡心嘔吐,飲食不消。

【配伍意義】 本方所治氣、血、痰、火、濕、食六郁之證乃因喜怒無常、憂思過度,或飲食失節(jié)、寒溫不適所致。六郁之中以氣郁為主,故治宜行氣解郁為要,使氣行則血行,氣行則痰、火、濕、食諸郁自解。方中香附行氣解郁為君藥,以治氣郁;配伍血中之氣藥川芎,既可活血祛瘀治血郁,又可助香附行氣解郁;梔子清熱瀉火,以治火郁;蒼術燥濕運脾,以治濕郁;神曲消食導滯,以治食郁。因痰郁乃氣滯濕聚而成,若氣行濕化,則痰郁隨之而解,故方中不另用治痰之品,此亦治病求本之意。

枳實薤白桂枝湯

【方源】 《金匱要略》

【組成】 枳實四枚(12g) 厚樸四兩(12g) 薤白半升(12g) 桂枝一兩(6g) 瓜蔞一枚(12g)

【用法】 水煎服。

【功用】 通陽散結,祛痰下氣。

【主治】胸陽不振,痰氣互結之胸痹。胸滿而痛,甚或胸痛徹背,喘息咳唾,短氣,氣從脅下沖逆,上攻心胸,舌苔白膩,脈沉弦或緊。

【配伍意義】 本方證因胸陽不振,痰濁中阻,氣結于胸所致。治當通陽散結,祛痰下氣。方中瓜蔞滌痰散結,開胸通痹;薤自通陽散結,化痰散寒,乃治療胸痹之要藥,共為君藥。枳實下氣破結,消痞除滿;厚樸燥濕化痰,下氣除滿,二者同用,共助君藥寬胸散結、下氣除滿、通陽化痰之效,均為臣藥。佐以桂枝通陽散寒,降逆平?jīng)_。諸藥配伍,共奏通陽散結、祛痰下氣之功。

半夏厚樸湯

【方源】 《金匱要略》

【組成】 半夏一升(12g) 厚樸三兩(9g) 茯苓四兩(12g) 生姜五兩(15g)蘇葉二兩(6g)

【用法】 水煎服。

【功用】 行氣散結,降逆化痰。

【主治】梅核氣。咽中如有物阻,咯吐不出,吞咽不下,胸膈滿悶,或咳或嘔,舌苔白潤或白滑,脈弦緩或弦滑。

編輯推薦:

中藥學專業(yè)職稱考試 培訓班招生方案

(責任編輯:)

2頁,當前第1頁  第一頁  前一頁  下一頁
最近更新 考試動態(tài) 更多>
盱眙县| 会昌县| 左权县| 嘉善县| 绩溪县| 大宁县| 关岭| 象山县| 会宁县| 龙州县| 什邡市| 隆德县| 华安县| 曲沃县| 盘锦市| 姚安县| 包头市| 武宣县| 长子县| 武邑县| 河池市| 阳信县| 建平县| 江门市| 武宁县| 天峨县| 祁东县| 巢湖市| 松滋市| 沅陵县| 盐城市| 扎鲁特旗| 临汾市| 云南省| 万荣县| 崇州市| 海兴县| 桂东县| 玛曲县| 崇文区| 平潭县|